扶贫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由于扶贫项目实施部门多、政策理解存在差别,又涉及千家万户,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覆盖面较大等一系列问题都给扶贫审计工作带了一定难度。如何高效、科学的开展扶贫审计工作,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有效减少交叉重复审计
结合市县区交叉互审结果、审计整改情况、审计建议等开展扶贫资金使用单位内部自查自纠,目的是促进各单位建立扶贫资金审计问题一览式明细台帐,做到真整改、改到位,及时弥补政策执行、内控管理、遵规守纪等方面的不足,摸清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问题家底。
二、统筹结合,合理安排审计工作
由于扶贫审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专项业务技能扎实全面,才能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资源,缩短审计时间。审计组要细划分工,成立财务组(负责理清财政扶贫资金各级收入支出数)、数据组(充分负责收集扶贫信息数据,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功能提升审计效率,对享受扶贫政策人员进行筛选对比,对筛选出来的可疑人员进一步采取信息核查、实地核查)、工程组(负责扶贫水利、道路等扶贫工程实施情况的审计)、协调组(负责与外部协调联络)四个组,各司其职,分别在各组负责的扶贫资料中锁定疑点,为进一实地核查打好坚实基础。
三、开展政策跟踪审计调查,提高审计站位
扶贫项目审计不仅要着眼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更要着眼于扶贫政策的可行性与是否会产生相应的扶贫效益。严防部分扶贫项目实施部门为了将扶贫资金及时划拨,出台一些可行性不高,或根本无法执行的扶贫政策、制度,或投入一些无法产生投贫效益的项目。
四、开展扶贫资金跟踪审计,分散审计工作量
要在每年年中和次年初各实施一次扶贫审计,年中审计可抽取上半年已经实施完毕的项目或需要重点关注的扶贫审计项目,如农业局实施的特色种养业扶贫、住建局实施的危房改造、教育局实施的雨露计划等,次年初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审计,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工作,保证扶贫资金使用合规,扶贫项目进度如期完成。
五、突出精准,重点关注高风险扶贫项目
(一)对于采用“一卡通”发放扶贫资金的扶贫到户项目,应重点关注扶贫对象的精准情况,采用计算机审计数据对比方法,筛选出不在库人员、重复享受政策人员,并抽查是否存在自身条件与应享受扶贫政策不符、超标准享受扶贫政策的现象,应享受未享受贫困人员。如:特色种养业扶贫种植面积是否达标、危房改造是否存在超标准建设、就业扶贫人员是否存在非在岗人员享受补助等现象。
(二)对于建设类的扶贫项目,应重点关注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与扶贫项目的质量以及产生的效益。如:资金划拨的及时性、扶贫道路、扶贫厂房的建设质量、扶贫车间的利用情况。
(三)对于投入的借贷性质的扶贫资金,应重点关注其资金的安全性,如:借贷合同的完善性、担保单位及抵押物的情况、合同是否严格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状况、到期资金回收是否存在风险。
六、强化监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财政扶贫资金效益
加强扶贫项目入库程序的监管,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储备到制度的执行进行跟踪审计,从流程、制度层面规范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强化监督项目招标和评审及扶贫资金拨付流程。强化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加强对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梳理,合理界定闲置资金范围,严禁扶贫资金闲置。开展大数据审计调查,防止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申报,套取财政资金。
七、加强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的管理
通过审计,目的是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防止擅自改变扶贫资产的所有权性质,造成资产流失和无效益资产。
总之,扶贫工作由于政策性较强,内容复杂多样,涉及的部门、单位、人员众多,审计应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抓住那些对象不精准、措施不精准的问题,坚决纠正整改,促进扶贫工作更加规范、高效。